崇遠堂於大正15年(1926)在西螺鎮福田里新厝22號建造,費時一年半於昭和3年(1928)春竣工落成,。崇遠堂總工程費約日幣10萬圓(當時稻田每公頃時價約3仟元,鄉鎮公所中級職員月俸約30日圓)相當龐大,畫棟彫樑、金璧輝煌、巍峨壯觀,堪稱臺灣地區各姓宗祠中首屈一指。

改建至今未經過大幅整修,保存良好。崇遠堂最大特色是堂內每根樑柱、石柱上的書法寫法皆不同,無論是蒼勁有力的隸書或是行雲流水般的草書及剛毅穩重的楷書等各種書體,出自名家之手,讓參觀的遊客在觀賞細膩雕工之餘,也能欣賞書法之美。

值得仔細欣賞崇遠堂的書法是相當具有特色的建築裝飾,立柱的題字除了文句外,還有撰句(想文句)、敬書(書寫者)、敬獻(捐獻者)、較有意思的與對聯有關的都是張廖族裔,今要將這最具特色但形美難懂的行草書法整理出最完整釋文的剛巧也是張廖族親。

文字書寫者從現場研判及長老口述應該都是同一人所執筆:十九世孫-廖隆光,作品中楷、隸、行、草各具特色;顯現廖隆光先生對書法造詣高明及廣泛涉獵。最精彩的部份莫過於草書,其字形飄逸、行間灑脫、筆意相扣,超脫行草規章,傲然留下無形資產。

撰句者現場石柱署名是:十八世孫-廖時暘,筆者認為那是最難能可貴的所有石柱上的「崇遠」勘字聯部份;至於正殿神龕門扇兩旁皆有對聯,句子出自瑞成書局出版的對聯寶典中的祠廟通用聯裡頭的部分字句。

為了探究自家祠堂的行、草奧妙及正確釋文,早在十幾年前恩師-秦訓棠老師在世時就曾一起在崇遠堂探究一番,爭議之處也常上專業網站供書家討論,直到大陸祖祠-福建詔安縣湮成堂2001年重修落成時,門柱採用筆者字體書寫起,突然讓我有一種責任的使命,一定要讓後代子孫一直都能欣賞到中華文字的美,繁體國字的內涵與奧妙!

欣逢崇遠堂2011年秋祭大典前夕,整理出最精彩的行書、草書最難能可貴的釋文;也提供給鄉土教學及辛苦的導覽人員作參考資料;如果蒙賜教,不勝感恩!

2011/10/03 重陽節前夕 22世孫 廖耀興 敬釋